“课堂里 每位学生都是发光者!” 小记者独家专访 听于漪老师讲述“教文”和“育人”的故事
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,本报小记者在节日前夕,看望并采访了人民教育家,92岁高龄的于漪老师,听她讲述“教文”和“育人”的故事。
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,于漪老师作为一名有着56年党龄的党员,见证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,被评为 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。在采访过程中,她和小记者分享了一件教师生涯中印象深刻的事。
有一段时间,为了培养青年教师,之前长期在高中任教的于漪老师来到初中任教。那段日子里,她鼓励学生们“三看一查一提问”(看书、看练习、看注释;自己进行检查;多思考提问)。一次,上到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这篇课文(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的报告文学),在课后练习中,有一题要求写出六个反义词。因为题目不算难,于漪老师让一位平时语文学习比较困难的同学来答题。前五个反义词那位同学都答对了,第六个是“我们为志愿军战士骄傲”中的“骄傲”,可这位又高又大的男生却说“没有反义词。”原来,他觉得这里的“骄傲”意思是“自豪”,所以反义词不能是“谦虚”。这让于漪老师受到了很大启发,“后来我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说了这件事,编辑对教课书上的课后练习进行了修改。这件事让我发现,一个学生不管学习上有没有困难,只要真正开动脑筋,就能有非常精彩的思想和表达。”
于漪老师说,自己教学上最大的特点,就是让每个学生的脑子里都带着问题,“能不断提出问题,甚至对书上练习都提出意见,你能说他学习不认真吗?”她告诉小记者,学问学问,学一定要问,要不断产生问题。由此及彼,于漪老师觉得,新时代的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更要开动脑筋,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,把语文学习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。
“创新精神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判断,不要怕犯错,学习中犯错是常态。课堂里,不是老师一个人发光,每位学生都是发光者!”于漪老师告诉小记者,如果学生能提出老师都回答不出的问题,那这位老师就成功了。
由于事先做了不少“功课”,小记者了解到,于漪老师曾说过语文不能仅偏于“语”,还要重视“文”;不光要“教文”,还应该“育人”。那学习语文可以怎样帮助中小学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、大写的人呢?对于这个问题,于漪老师表示,不能把语文看成一种简单的工具,“语文老师不是专门研究语言文字的,而是要研究人怎么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。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不高,不是看掌握了多少词,而一定是和人的认知水平、思想水平、思维速度广度紧密相连的。”
于漪老师以《七根火柴》这篇课文中,作者对无名战士牺牲时的描写为例,“他看到天和草地是模糊一片的,但指向正北方向的手却是清晰的,同一个时候,怎么会有既模糊又清晰的这样一对矛盾呢?其实这就是要理解作者用词的苦心,模糊是因为眼中有泪,为死去的同志唱哀歌;清晰是因为无名战士直到牺牲都坚守革命信念。就仿佛舞台上有一道光,给这只手加了一个特写镜头,代表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!”她告诉小记者,给大家分析这一段,是想告诉大家,学语文就是学做人,因为表情达意,表和达是语言文字,而情和意就是内容、思想、情感。“学语文,词和句不能是躺在纸上的,文字站立起来和你讲话了,你就真正懂了。”
于漪老师觉得,作为小记者眼界一定要宽,例如要引导更多小伙伴养成良好的习惯,鼓励大家多做家务,尊重长辈。“劳动创造世界,现在的孩子不能做‘玻璃娃娃’”。此外,于漪老师还建议小记者鼓励小伙伴更多地接触大自然,经历风吹雨打,从小锻炼生存能力,强健体魄。
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,《少年日报》小记者如何用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文化积累,更好地记录社会发展、传播有价值的内容?于漪老师给大家提了不少建议,勉励大家从中国儿童的立场,宣扬正能量,“特别是《少年日报》,是小朋友认识世界,认识社会,了解学校,了解同伴的窗口,而窗口里要有好风景。希望《少年日报》越办越好,让更多孩子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”
小记者 周苜蓿 徐诚灏
记者 顾力丹
编辑 卞臻琳
扫描二维码进入
上海学友书店官方线上商城
《少年日报》庆祝建党100周年专刊
及更多其他精彩内容现已上架!
淘宝店铺
有赞商城